臨沂亞頓機械有限公司
聯系人:汪經理
電話:0539-6731111
手機:18353966678(微信同號)
郵箱:119622521@qq.com
地址:中國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工業園區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環境影響及對策探討
水利水電工程是以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為目標的除害興利的綜合性工程,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但在興建過程中難免對區域原有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產生一定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工程理念,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嚴格遵守自然經濟規律,采取行政、法律、科技、經濟等手段,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切實加強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及管理的全過程,保證工程在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維護河流健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1 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1.1 施工對土地利用、文物景觀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在工程施工期間,除工程本身占用一定的土地外,在施工中亂堆棄碴、亂修臨時設施,將造成土地浪費,開挖取土或堆棄不處理,對山坡及表土攪動較大,使周圍植被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施工過程中機械碾壓、施工人員踐踏等又會帶來青苗損失等。同時,工程建設施工對地形地貌、文物景觀和生態系統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1.2 施工對水質的影響 在施工中,生產生活廢污水的隨意排放,會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飲用水源,影響河道下游水質。如在橋墩施工中,挖坑排水,會使水質的含泥沙量有所增加。
1.3 施工噪聲的影響 水利工程開山劈地及爆破作業、路途運輸土石方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載重汽車、以及建設工地的各種施工機械(例如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在工作時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噪聲,將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
1.4 施工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施工期間各種車輛和施工機械在行駛和作業過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氣;水泥、粉煤灰、沙石土料等運輸和開挖爆破產生的塵灰;運輸材料過程中由于道路凹凸不平或裝運過飽滿等原因造成的拋灑及車輛身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揚塵;施工工地裝卸、堆放材料及施工過程中由于地面干燥松散由吹風所引起的風揚灰塵等。不僅會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及環境衛生,還能大大增加大氣浮塵含量和有害成分,甚至給附近農作物帶來不良影響。
1.5 施工固體廢棄物、懸浮物及生活垃圾的影響 工程建設施工期間,由于種種原因,要廢棄大量固體材料,如砂石料、石灰塊、水泥塊等,這些固體材料有相當一部分散失在施工工地周圍,造成土壤污染。還有來自施工現場的土石粉粒、粉煤灰、石灰、水泥等粉狀建筑材料中的懸浮物,在施工期間由于地表水的沖刷而流失,一部分沉積在工地周圍土壤中,而另一部分進入當地河流中,對土壤和河水都會造成污染。 在工程施工工地,每天都有大量的施工人員工作和生活,這些施工人員每天都要產生一定量的廢水、生活垃圾等,這些廢物總量雖然不多,但如不及時處理也將造成土壤及環境污染。
1.6 施工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施工區生活環境簡陋,但人員復雜,流動性大,容易傳播流行性傳染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直接影響人群健康。
2 工程建設施工環境保護應遵循的原則
2.1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水利工程施工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生態環境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協同發展原則,堅持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從過去單純的施工管理轉變為施工、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的全面管理,從過去單純考慮工程效益轉變為尋求工程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最優組合。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正確處理工程與人類、自然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把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保證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相互協調和良性循環。
2.2 共生互補的原則 建立工程與自然環境和諧平等的相互關系,實現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相得益彰。如工程建設中的土地利用,不僅工程基礎開挖的大量棄碴,需要占地堆放,工程運行的生產與生活場所,又需占地建設,若分開單獨考慮,將造成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若綜合考慮,形成共生土地利用系統,不僅可節約土地資源,而且還可節約勞力和資金。
2.3 循環再生綜合利用的原則 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再生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材料,運用循環再生的原則,處理施工垃圾,變廢為寶,保護生態環境,創造經濟效益。如利用棄碴填溝平地,既可減少工程造價,又可以增加生態效益。
2.4 合理利用主體空間的原則 主要是為了解決水利工程施工總體布置中施工區域的空間組織問題,同時統籌兼顧施工區域有關土地的合理利用、水流的有效控制、周圍的最小干擾等生態環境問題,實行全面規劃,科學安排,協調一致。
2.5 時程需求協調的原則 即將水利工程施工期間對環境因子量值的需求與施工期以及運行期各階段的工程實施進行統籌兼顧,以提高工程的生產能力。如工程臨時建筑物與永久建筑物的相結合,既可減少臨時建筑物的投資,又可以減少土地占用和恢復費用,并且還可以提高施工進度,一舉多得。
3 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要認真學習貫穿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加強環境保護技術知識的培訓,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進行宣傳教育,充分認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與生態可能產生的影響,牢固樹立環保理念,提高生態與環境保護的意識,養成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在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及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都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采取行政、科技、經濟、法律等措施,建立施工環境保護管理體系,明確業主、監理和施工單位的職責任務,制訂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計劃,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設計中確定的減免措施,不隨意捕獵砍伐水生動物和野生植物,注意保護動植物資源,盡量減輕施工對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協調,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
3.1工程業主單位的環境管理
工程業主要成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在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中,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因素,根據施工季節及時發布汛期防汛、旱季防塵等信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其主要職責包括:一是制定建設期環境保護實施規劃和管理辦法;二是編制招標文件和承包項目合同中的環保條款。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訂立專門條款,加強工程支付管理,充分利用工程支付的調節作用,強化施工期間的環保工作;三是制定環境保護工作年度計劃;四是組織實施并監督檢查環保工程措施的落實;五是負責協調環保和其他部門的關系,配合環保部門做好環境監測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六是編寫年度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及月、季、年報表;七是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培訓。八是認真做好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環保項目未按要求實施完成的,不能通過驗收。
3.2 施工監理的環境管理
環境監理是工程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的有力措施,監理工程師不僅要抓好合同、進度、質量和建設資金使用的管理,還要加強環保管理,建立以總監負責制為核心的環境監理組織體系,完善各項監理制度和監理程序,落實監理具體措施,實行分工負責,對施工單位的環保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在施工準備階段即應審查設計文件和施工方案是否滿足環保要求,如有問題,應協助做好設計優化工作;在施工階段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確定監理的主要內容,檢查環保工程設計是否得以實施、質量是否達到要求;檢查環保工程資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實處、配合環保職能部門做好施工期間的環保檢測和監督工作。此外,對于施工單位存在的造成環境嚴重破壞和污染的施工活動,監理工程師必須依據相關環保法規、政策規定加以嚴格控制,并責成施工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在驗收階段,提交環境監理報告,參與業主組織的工程竣工驗收和環保主管部門組織的環保監測驗收。
環境監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地表、地下水資源保護;二是施工區生活供水滅菌消毒的監測與檢查;三是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的處理,排污口及水質監測;四是粉塵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控制和大氣監測;五是噪聲污染控制和監測;六是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七是水土流失的防治與植被恢復;八是人群健康保護;九是文物保護;十是環保設施的建設。
3.3 施工單位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引起的環境問題,切實加強對施工活動及施工人員的管理,嚴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環保條款的要求,指定專人負責環保工作,根據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與工程同步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及時檢查環保設施的建設及運行情況,妥善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環保問題,對施工區域外的植物、樹木盡量維持原狀,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加強開挖邊坡治理,防止沖刷和水土流失。積極開展塵、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廢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活動給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改善和恢復施工區的良好環境。 施工單位應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下,生產副經理具體管理、各職能部門(工程管理部、質量安全部等)參與管理的環境保護體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負責制定項目環保措施和分項工程的環保方案,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污染環境的技術問題,合理安排生產,組織各項環保技術措施的實施,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質量安全部全面負責施工區及生活區的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督促做好施工全過程的環境保護,加強環境監測,及時處理糾正涉及環境的有關問題,監督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積極配合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專項環境監督監測工作;其它各部門按其管轄范圍,分別負責組織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培訓和考核,保證進場施工人員的文明和技術素質,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危險物品的管理和領用制度,負責各種施工材料的節約和回收等。
a 防治水污染。根據國家水資源保護有關標準,控制進入水體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污廢水濃度,對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養護、化學灌漿、機械廢油、施工企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等采取處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體,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施與農田,施工機械檢修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用于噴灑道路及施工場地。
b 防治對大氣的污染。根據有關排放標準,采取措施消煙除塵,控制污染源,減少排放量;材料堆放應采取必要擋風措施,減少揚塵;組織好材料和土方運輸,防止揚塵和材料散落造成環境污染;材料運輸宜采用封閉性較好的自卸車運輸或采取覆蓋措施;對施工場地、材料運輸及進出料場的道路應經常灑水防塵;施工機械車輛應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各種燃油機械必須裝置消煙除塵設備;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須采取防塵除塵措施;嚴禁在施工區焚燒會產生有毒有害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并加強施工機械、車輛的管理和維修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c 噪聲防治。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采取減噪降振措施或選用低噪弱振設備和工藝,實行施工區與居住區分離,設置隔音設施,所有進場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的外排噪聲指標參數必須符合相關環保標準,尤其在靠近生活營地和居民區施工的單位,必須合理選擇和調整施工時間和機械配置,盡可能在白天進行施工,嚴禁晚上進行大規模施工活動,減少和避免噪聲擾民,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d 固體廢棄物處理。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碴,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結合造田、修路等利用棄碴,減少占用耕地、河道等;防止廢棄物中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體;采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工程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應實行袋裝化,并及時清運至施工區周圍較近的城鎮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并做好人群健康保護工作。
e 防治疾病流行,保護人群健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認真做好疾病調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減免流行性傳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發生,千方百計保護人民生命健康。
f 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按工程設計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嚴格控制臨時用地規模,減少或避免占用農田耕地,同時還要避免用地范圍以外的耕地被機械碾壓或堆放材料;臨時用地在竣工后應及時復耕還田或恢復植被;進行土石方填挖和臨時道路施工時,合理設置邊坡的坡度,采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設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現場臨時排水系統,及時疏導雨水,以減少雨水對挖填土坡坡面的沖蝕;填方坡面應及時夯實并進行邊坡綠化;合理確定借土棄土位置,合理開采砂石料場,注意料場棄土棄渣分離處理;多余的土方盡量就地用來整理坡面,當不得不外運時,應該運至無自然保護價值的規定場所,棄土不得破壞或掩埋地表植物;當堆棄高度較高時不應進行護面設計并應設擋土構造物以免將來發生坍塌;盡量避免在工地內造成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 在工程施工期間要合理砍伐樹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亂砍、濫伐林木,不破壞草灌等植被,嚴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樹木。施工后期及時對渣場、料場進行整治,使場地平順,利于復耕或覆土綠化,以恢復河岸地表植被。并選擇適宜本地區栽植的植物,進行生態護岸、草皮護坡,保持工程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協調。在施工場地內外發現正在使用的鳥巢或動物巢穴及受保護動植物,都要妥善保護,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盡量減免工程施工對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g 保護好文物。地上、地下文物都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能據為己有。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疑為文物)時,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移動或破壞,同時將情況立即通知業主和文物主管部門,保護好文物。 此外,環保、林業、土地、文物等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和有關法規,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毀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氣污染、水質污染、景觀破壞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實時監測,對于出現超標或影響環保的不良行為,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整改,采取補救措施,嚴重者應追究法律責任,共同維護好工程施工期間的生態環境,使工程充分發揮社會、經濟和環境等綜合效益。
臨沂亞頓機械有限公司,竭誠歡迎新老客戶來人來函洽談合作開發事宜,共創偉業,共襄盛舉。
聯系人:汪經理
電話:0539-6731111
手機:18353966678
地址:中國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工業園區